资源简介
《基于扩展收敛域CORDIC算法的超声时间增益补偿技术与FPGA实现》是一篇聚焦于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中关键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旨在解决传统时间增益补偿(TGC)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收敛域CORDIC算法的时间增益补偿方法,并通过FPGA实现了该算法的硬件加速。该研究不仅提升了超声图像的质量,还为实时、高效的信号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超声成像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不同深度的回波信号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图像对比度下降,影响诊断效果。时间增益补偿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通过对不同深度的回波信号进行增益调整,使得图像整体亮度更加均匀,提高图像的可辨识性。
传统的TGC方法通常采用分段线性或指数函数的方式对信号进行增益控制,但这些方法在计算复杂度和精度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尤其在高分辨率超声系统中,传统方法难以满足实时性和动态范围的要求。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更高效、更精确的TGC实现方式。
CORDIC算法因其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然而,传统的CORDIC算法在收敛域上存在一定限制,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输入范围,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造成误差或溢出。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扩展收敛域的CORDIC算法,通过优化旋转角度的选取和迭代次数,有效扩大了算法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计算精度。
在本论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超声信号的传播特性及TGC技术的基本原理,接着介绍了扩展收敛域CORDIC算法的设计思路和数学模型。随后,详细描述了该算法在超声TGC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信号预处理、增益计算和动态调整等步骤。此外,作者还讨论了如何将该算法部署到FPGA平台上,利用硬件并行性实现高速运算,满足实时处理的需求。
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论文中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扩展收敛域CORDIC算法的TGC方法在图像质量、计算效率和硬件资源占用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场景和高分辨率图像时,该方法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此外,该论文还探讨了FPGA实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如数据流的优化、寄存器分配以及时序控制等。作者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确保了算法在硬件平台上的高效运行,并降低了功耗和成本。这些研究成果为未来高性能、低功耗的超声成像系统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综上所述,《基于扩展收敛域CORDIC算法的超声时间增益补偿技术与FPGA实现》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的研究论文。它不仅推动了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实现路径。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升级,此类高精度、高效率的信号处理技术将在未来的医学影像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