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WRFCFD方法台风与良态风下航站楼屋盖风压非高斯特性研究》是一篇聚焦于建筑结构在极端风荷载作用下的风压分布特性的学术论文。该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台风和良好天气条件下,航站楼屋盖表面所受到的风压非高斯特性,旨在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风荷载分析依据。
论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建筑结构风荷载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公共建筑如航站楼等日益增多,其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成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台风频发的地区,航站楼屋盖结构需要承受巨大的风荷载,而传统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往往假设风压服从正态分布,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真实风场环境,该论文采用了WRFCFD(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Coupled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进行数值模拟。WRFCFD是一种结合气象预报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再现不同风况下的风场特征。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取航站楼屋盖表面的详细风压数据,并进一步分析其统计特性。
在研究过程中,论文分别模拟了台风和良态风两种典型风况下的风压分布情况。台风情况下,风速较大且风向多变,导致屋盖表面的风压分布更加复杂;而在良态风条件下,风速相对较小,但风压分布仍可能表现出非高斯特性。通过对这两种风况下的风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风压分布并不符合传统的正态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非高斯特征。
论文进一步探讨了风压非高斯特性的成因。研究表明,风压的非高斯特性主要源于风场的湍流特性、地形影响以及建筑物自身的几何形状等因素。在台风环境下,由于风场的不稳定性,风压的波动幅度较大,从而导致风压分布偏离正态分布;而在良态风条件下,虽然风速较低,但由于风场的随机性和局部涡旋的影响,风压同样表现出非高斯特性。
此外,论文还对比分析了不同风况下风压的均值、方差、偏度和峰度等统计参数。结果显示,在台风条件下,风压的偏度和峰度显著大于良态风条件下的值,说明台风风压的分布更为不对称且具有更高的尖峰特性。这一发现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传统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可能低估了台风风压的峰值,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最后,论文提出了针对风压非高斯特性的改进设计建议。研究认为,在进行航站楼屋盖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风压的非高斯特性,采用更精确的风荷载模型,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论文也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风压非高斯特性进行更深入的验证和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WRFCFD方法台风与良态风下航站楼屋盖风压非高斯特性研究》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的论文。它不仅丰富了建筑风荷载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