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ArcEngine建筑物保护煤柱留设自动化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是一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矿山工程的学术论文,旨在通过ArcEngine平台实现建筑物保护煤柱的自动化设计与三维可视化展示。该研究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因地下资源开采导致地表建筑物受损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煤柱设计的方法,为矿区安全开采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物保护煤柱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煤柱是为防止地表建筑物因开采引起的沉降、裂缝甚至倒塌而预留的岩体结构,其合理设计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传统方法依赖于人工经验,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矿山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为了提高煤柱设计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作者引入了ArcEngine这一强大的GIS开发平台。ArcEngine作为ESRI公司推出的一套用于构建地理信息系统的组件库,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功能。论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ArcEngine进行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三维模型的构建,实现了从地质数据采集到煤柱设计的全流程自动化。
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手段。例如,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对采空区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利用空间叠加分析确定建筑物与采空区的空间关系;结合力学计算模型评估煤柱稳定性。同时,论文还探讨了如何将这些计算结果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使设计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煤柱布局及其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ArcEngine应用于煤矿煤柱设计领域,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二是实现了煤柱设计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增强了设计方案的可理解性和决策支持能力。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论文还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作者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Engine平台完成了建筑物保护煤柱的设计,并通过三维可视化系统展示了设计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建筑物的沉降风险,提高了煤柱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基于ArcEngine建筑物保护煤柱留设自动化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是一篇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学术论文。它不仅推动了GIS技术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也为煤矿安全开采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此类研究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