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际视野下提升中国经济话语权的对策分析--以央视《经济观察》(2012-2014)为例》是一篇探讨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增强中国经济话语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该论文聚焦于中国主流媒体之一——央视《经济观察》节目,在2012至2014年期间所进行的报道内容,分析其在塑造中国经济形象、传递中国经济理念方面的策略与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首先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出发,指出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更体现在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全球关注,但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误解、偏见甚至歪曲也时常存在。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国际传播手段,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经济,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论文选取央视《经济观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该栏目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类电视节目之一,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和较强的舆论影响力。通过对2012年至2014年间该栏目播出的节目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论文发现,《经济观察》在这一时期内逐渐加强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宣传,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的角色得到了更多展现。
同时,论文指出,《经济观察》在报道中开始注重运用国际化的视角,尝试用符合国际传播规律的方式表达中国经济话题。例如,栏目在报道中引入了更多的国际专家观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中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增强了报道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此外,栏目还注重利用数据和案例来支撑观点,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然而,论文也指出了《经济观察》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虽然栏目在内容上有所改进,但在语言表达、叙事方式等方面仍较为本土化,未能完全适应国际受众的接受习惯。此外,栏目在国际化传播渠道上的布局仍然有限,主要依赖于国内电视台的播放,缺乏在海外主流媒体平台上的广泛覆盖。
基于上述分析,论文提出了多项提升中国经济话语权的对策建议。首先,应进一步推动中国媒体的国际化发展,鼓励像《经济观察》这样的栏目拓展海外传播渠道,提高国际知名度。其次,应加强媒体内容的国际适配性,使报道更加符合国际受众的理解习惯,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和传播力。再次,应注重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新闻人才,提升媒体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此外,论文还强调,提升中国经济话语权不仅是媒体的责任,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国际传播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和媒体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企业则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社会公众也应增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综上所述,《国际视野下提升中国经济话语权的对策分析--以央视《经济观察》(2012-2014)为例》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论文,它不仅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话语传播的现状,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