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教育
  • 回首中国地质西学东渐150年

    回首中国地质西学东渐150年
    地质学西学东渐中国近代史科学传播学术交流
    9 浏览2025-07-18 更新pdf2.17MB 共5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回首中国地质西学东渐150年》是一篇探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论文。文章回顾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地质学知识传入中国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转变与成就。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对关键人物及事件的分析,论文揭示了中国地质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轨迹。

    文章指出,中国地质学的兴起与西方科技的传播密切相关。19世纪中叶,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逐渐进入中国,带来了包括地质学在内的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早期的地质学研究多由外国传教士和学者推动,他们不仅在中国进行地质调查,还翻译和出版了大量相关著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启蒙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成为重点,地质学被纳入现代教育体系。1913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官方地质机构——中央地质调查所,标志着中国地质学开始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这一时期,许多留洋归国的地质学家如丁文江、章鸿钊等,积极参与地质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论文还强调了地质学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地质学作为支撑能源和工业发展的基础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地质事业,建立了完整的地质科研和教育体系。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中国地质学在国际交流中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地质学家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与世界各国的同行开展合作研究。这种开放的学术环境不仅提升了中国地质学的国际影响力,也促进了国内地质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在回顾历史的同时,论文也指出了中国地质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早期的地质研究主要依赖于国外的理论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部分研究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地质学的长远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近年来中国地质学界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技术如遥感、GIS、地球物理探测等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中,极大提高了地质调查的效率和精度。

    总体来看,《回首中国地质西学东渐150年》不仅是一部回顾历史的论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地质学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的文献。它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地质科学起源、演变和现状的机会,也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封面预览

    回首中国地质西学东渐150年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回顧MOOC「大學普通物理實驗-手作坊」之設計與實施

    国际军事地球科学会议发展脉络及特点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与中国

    基层学会工作初探

    基层烟草学会开展群众性学术交流活动的几点思考

    工程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探讨

    改革-学术交流的必由之路

    构造微生物学地球生物学研究的新理念

    江苏高校科普工作调查分析及对策

    河南省偃师断裂、洛河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海南海口·2019第三届全国建筑评论研讨会回顾

    韩国东亚研究会会长金成国致词

    风化层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黄陇侏罗纪煤田喜山期北东向伸展断层探测

    培养德识双馨的国家栋梁之才《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有感

    如何发挥学术论坛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作用

    如何增强省级学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

    开拓思路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泸州市护理学会管理和创新发展的几点体会

    浅谈如何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