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环保
  • 合肥城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

    合肥城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
    合肥PM2.5大气污染污染特征环境监测
    9 浏览2025-07-18 更新pdf1.35MB 共8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合肥城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是一篇研究合肥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的学术论文。该论文通过对合肥地区PM2.5浓度的变化规律、来源分析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揭示了该城市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内的PM2.5污染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论文首先对合肥地区的PM2.5浓度进行了长期监测和数据收集,涵盖了多个站点的数据,包括城市中心区域、工业区、居民区等不同功能区。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作者发现PM2.5浓度在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尤其是在冬季采暖期间,PM2.5浓度显著上升,这与燃煤取暖、交通排放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论文探讨了PM2.5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地区的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建筑施工扬尘以及生物质燃烧等。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区域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导致尾气排放集中,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

    此外,论文还分析了PM2.5的化学组成,发现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碳、元素碳、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这些成分的来源各异,部分来自一次排放,部分则是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例如,硫酸盐和硝酸盐通常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氧化后形成,而有机碳和元素碳则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

    研究还指出,合肥地区的PM2.5污染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中心区域由于人口密集、交通繁忙,PM2.5浓度普遍较高,而郊区或农村地区的浓度相对较低。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风向变化或气象条件不利时,污染物可能扩散到周边地区,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论文还讨论了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湿度、温度、风速和风向等因素都会对PM2.5的扩散和沉降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静稳天气条件下,污染物容易积聚,导致PM2.5浓度升高;而在强风或降雨天气下,污染物更容易被稀释或清除,PM2.5浓度随之下降。

    针对合肥PM2.5污染问题,论文提出了多项治理建议。首先,应加强交通管理,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其次,优化工业布局,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此外,还需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以增强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

    最后,论文强调了PM2.5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由于PM2.5的来源多样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单一措施难以取得显著成效。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才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综上所述,《合肥城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这篇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合肥地区PM2.5的污染现状、来源、化学组成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封面预览

    合肥城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合肥地铁车站能耗负荷及节能优化控制方案的设计与研究

    合肥域市气溶胶浓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合肥市113数字供水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合肥市会展企业空间分布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合肥市一次污染天气中颗粒物粒径特征分析

    合肥市促进长三角地区文旅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合肥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合肥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合肥市城市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

    合肥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合肥市水溶性离子观测研究

    合肥市水中长期供求布局与保障方案研究

    合肥市臭氧污染特征的研究

    合肥市规划电子报批工作的应用分析

    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肥惠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化工标签打印解决方案

    合肥新交通大厦逆作法施工技术探讨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主体建筑结构设计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暖通空调设计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实施重难点及对策研究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综合监控系统深度集成及联动应用研究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