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关于我国增强型干热岩地热系统(EGS)靶区选择及勘查开发问题》是一篇探讨中国在增强型干热岩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 EGS)领域发展的重要论文。该论文聚焦于我国在EGS技术研究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针对靶区的选择与勘查开发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干热岩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EGS技术作为开发干热岩资源的核心手段,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论文首先介绍了干热岩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现状。干热岩是指埋藏较深、温度较高但缺乏天然流体渗透性的岩石,通常位于地下3至10公里之间。传统地热能开发依赖于天然存在的水热系统,而EGS则通过人工方式在干热岩中创建或扩大裂隙网络,使地下水能够进入并被加热后提取,从而实现地热能的利用。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地热资源的限制,为大规模开发地热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文章指出,我国在干热岩资源方面具有丰富的地质条件,特别是在青藏高原、东南沿海以及华北地区等地,具备良好的干热岩赋存环境。然而,由于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复杂、地质条件多变,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EGS开发的靶区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论文强调,靶区选择应综合考虑地质构造、地温梯度、岩石物理性质以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后续勘查和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勘查开发方面,论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EGS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挑战。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干热岩资源勘探、井网设计、水力压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核心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论文认为,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技术水平,是推动EGS在我国广泛应用的关键。同时,论文还提出应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以促进EGS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EGS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风险。例如,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可能引发微震活动,甚至诱发地震,这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构成一定威胁。因此,论文建议在开展EGS项目时,应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最后,论文总结指出,我国在EGS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在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实践等方面持续发力。只有通过多学科协作、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才能推动EGS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