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溪洛渡水电站大型弧门支铰座安装精度控制技术》是一篇关于中国重大水利工程——溪洛渡水电站中关键设备安装技术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聚焦于大型弧门支铰座的安装精度控制,旨在解决在复杂地质条件和高水头环境下,如何确保支铰座安装达到设计要求的技术难题。
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省永善县交界处,是金沙江上的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其建设过程中涉及大量关键技术问题,其中弧门支铰座的安装精度直接关系到整个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并掌握这一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溪洛渡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规模、地理位置以及主要技术参数。随后,详细分析了弧门支铰座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水电站运行中的作用。支铰座作为弧门的关键支撑部件,承担着巨大的水压力和动态载荷,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弧门的启闭性能和密封效果。
在技术难点方面,论文指出,由于溪洛渡水电站地处高山峡谷地带,施工环境复杂,且支铰座体积庞大、重量重,安装过程中受到地形、气候、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精度控制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此外,支铰座的安装误差若超过允许范围,可能导致弧门无法正常启闭,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精度控制技术。其中包括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支铰座进行三维定位,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精确建模与模拟安装。同时,论文还探讨了基于激光跟踪仪的实时监测方法,确保安装过程中的动态调整和误差补偿。
在安装工艺方面,论文提出了分段安装、逐步校正的施工方案。通过合理划分安装单元,减少整体安装难度,并利用液压千斤顶等辅助设备进行微调,提高安装精度。此外,论文还强调了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术交底的重要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照标准流程执行。
论文还对安装后的检测与验收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采用多点测量、数据比对和模拟试验等手段,验证支铰座的安装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论文提出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对支铰座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持续跟踪,为后续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溪洛渡水电站大型弧门支铰座安装精度控制技术》不仅为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也为其他类似大型水电工程的弧门安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支铰座安装的精度和可靠性。
总之,这篇论文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展示了我国在复杂工程条件下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对于推动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提升工程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