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鞍钢矿山超细铁矿全尾砂浆絮凝沉降特性试验》是一篇关于矿山尾矿处理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在鞍钢矿山环境中,超细铁矿全尾砂浆在絮凝作用下的沉降特性。该论文对矿山尾矿的环保处理和资源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矿山尾矿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尾矿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超细铁矿尾矿而言,由于其颗粒细小、沉降速度慢,传统的物理沉降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因此,研究如何通过絮凝剂改善尾矿的沉降性能,成为当前矿山环保技术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鞍钢矿山的超细铁矿全尾砂浆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试验分析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絮凝剂对尾矿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絮凝剂,包括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并对其用量、混合条件及沉降时间进行了系统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絮凝剂能够显著提高尾矿的沉降速度和沉降效率。其中,PAM作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絮凝效果,能够有效促进细颗粒的聚集,从而加快沉降过程。同时,研究还发现,絮凝剂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沉降效率,还降低了尾矿浆的粘度,有利于后续的脱水和处理。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不同絮凝剂组合对尾矿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沉降效果。这种复合絮凝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药剂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在实验过程中,作者还对尾矿沉降后的污泥进行了分析,评估了絮凝处理后尾矿的脱水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絮凝处理后的尾矿泥饼具有较好的脱水能力,且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结构,减少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鞍钢矿山尾矿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矿山尾矿的治理提供了参考。通过优化絮凝剂的选择和使用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尾矿的沉降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体来看,《鞍钢矿山超细铁矿全尾砂浆絮凝沉降特性试验》是一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论文,其研究成果对推动矿山尾矿处理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针对尾矿处理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深入,而絮凝沉降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手段,将在矿山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