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非浮选工艺回收山西某细粒级深度氧化煤泥的可行性研究》是一篇关于煤炭洗选技术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当前煤炭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非浮选工艺有效回收细粒级深度氧化煤泥的技术路径和可行性。该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山西某矿区的细粒级深度氧化煤泥,这类煤泥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传统的浮选工艺中难以高效回收,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处理方法。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低品位煤泥的产量逐年增加,而这些煤泥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和杂质,导致其经济价值较低。特别是深度氧化煤泥,由于其表面氧化程度高,亲水性强,传统浮选工艺难以实现有效的回收。因此,研究非浮选工艺对于提高煤泥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论文对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团队通过对山西某矿区的煤泥样品进行分析,确定了其物理化学特性,包括粒度分布、含水量、灰分含量以及氧化程度等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探讨了多种非浮选工艺的应用可能性,如重力选矿、磁选、电选以及化学处理等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
在实验设计部分,论文采用实验室规模的试验装置,模拟实际生产条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回收效果进行了系统测试。例如,在重力选矿方面,研究团队尝试了跳汰、摇床等设备,并记录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煤泥的回收率和精煤质量。在磁选方面,通过调整磁场强度和物料流速,观察了煤泥中磁性矿物的分离情况。此外,还对化学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如使用特定的药剂改变煤泥表面性质,以提高其在后续工艺中的可选性。
论文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非浮选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细粒级深度氧化煤泥的有效回收,尤其是在重力选矿和磁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同时,研究发现,不同工艺的组合应用可能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例如,先通过重力选矿去除部分粗颗粒杂质,再结合磁选或电选进行精细分离,可以显著提升整体回收率。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非浮选工艺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相较于传统浮选工艺,非浮选技术在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和能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适用于处理细粒级煤泥。同时,由于减少了浮选药剂的使用,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风险,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最后,论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认为,非浮选工艺在回收细粒级深度氧化煤泥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和设备配置,以提高回收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建议加强与其他选煤技术的结合,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煤泥处理方案。
总体而言,《非浮选工艺回收山西某细粒级深度氧化煤泥的可行性研究》为煤炭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有助于推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