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返归本原问题迈向全球视野--对低年级建筑史教学的思考以及对世界全球建筑史教材的初步分析》是一篇探讨建筑史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的学术论文。文章以低年级建筑史教学为切入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回归本原问题,同时拓展全球视野,以提升学生对建筑历史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低年级建筑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建筑本质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陷入对具体建筑形式、风格和年代的机械记忆,而忽视了建筑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技术背景。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也无法帮助他们建立对建筑历史的整体认知。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返归本原问题”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的基本问题,如空间、功能、材料、结构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历史事件或建筑风格上。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建筑的本质,从而建立起对建筑历史的系统性认识。
此外,论文还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筑史教学需要具备全球视野的重要性。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建筑史的教学不应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国家,而应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建筑发展。作者指出,目前许多建筑史教材仍以西方为中心,忽略了非西方地区的建筑成就,这导致学生对全球建筑史的认识存在偏颇。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论文对多本全球建筑史教材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对这些教材的内容结构、叙述视角和文化背景进行比较,作者发现不同教材在呈现建筑史时存在显著差异。一些教材试图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引入更多非西方建筑的内容,但仍有改进空间。例如,部分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仍然以欧洲建筑为主,而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建筑贡献关注较少。
论文还指出,全球建筑史教材的编写需要更加注重跨文化的比较与联系。建筑史不仅仅是各个地区建筑发展的简单罗列,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材中应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研究,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发展的多样性与共性。
在教学实践中,作者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让他们在实地观察中加深对建筑史的理解。
论文最后总结道,建筑史教学应以“返归本原问题”为核心,同时拓展全球视野,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建筑本质的基础上,形成对全球建筑发展的全面认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