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沿空留巷采空区三带划分及抽放方法论述》是一篇关于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空区气体抽放技术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主要探讨了在煤矿开采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沿空留巷采空区进行三带划分,并提出相应的抽放方法,以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资源回收率。
论文首先介绍了沿空留巷采空区的基本概念。沿空留巷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减少巷道掘进量和提高回采率,在已开采的煤层中保留部分巷道,以便后续开采使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在现代煤矿开采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厚煤层或复杂地质条件下,具有显著的优势。
在沿空留巷采空区中,由于煤炭的开采,形成了大量的空洞和裂隙,这些区域容易积聚瓦斯等有害气体。因此,对采空区进行合理的三带划分是确保矿井安全的重要前提。论文中提到的三带包括:氧化带、自燃带和窒息带。这三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温度变化、气体成分以及氧气浓度等因素。
氧化带是采空区中最靠近工作面的区域,氧气含量较高,温度相对较低,属于非自燃状态。自燃带则是由于煤炭的缓慢氧化作用,导致温度逐渐升高,可能引发自燃现象。而窒息带则是因为氧气被消耗殆尽,温度下降,处于完全无氧的状态,通常不会发生自燃。
论文详细分析了三带划分的具体方法。通过对采空区内的气体成分进行监测,结合温度变化曲线,可以判断不同区域的性质。同时,利用钻孔取样和气体检测仪器,能够获取更准确的数据,为三带划分提供科学依据。
在三带划分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抽放方法。对于氧化带,可以通过通风系统引入新鲜空气,降低温度并稀释瓦斯浓度。对于自燃带,则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如注入惰性气体或采用注浆技术,以防止自燃的发生。而对于窒息带,由于氧气含量极低,通常不需要进行抽放,但需定期监测其状态,确保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此外,论文还提出了几种具体的抽放技术,包括瓦斯抽放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抽放钻孔的布置方式以及抽放设备的选择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瓦斯抽放效率,降低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实际应用方面,论文通过多个案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例如,在某煤矿的采空区治理中,通过科学划分三带并实施相应的抽放措施,成功降低了瓦斯浓度,提高了回采率,同时保障了矿工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沿空留巷采空区三带划分及抽放方法论述》是一篇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它不仅为煤矿开采提供了科学的三带划分方法,还为采空区的气体抽放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此类研究将对提升矿井安全水平和资源利用率起到积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