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致密油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是一篇关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致密油资源研究的重要论文。该论文系统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储层特征以及油气成藏条件,旨在揭示该区域致密油的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为后续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柴达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盆地,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西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背景和沉积环境,成为致密油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论文通过对该区域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致密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包括沉积相带、储层物性、裂缝发育情况以及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
在成藏条件方面,论文指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具备良好的生烃条件。该区域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富含有机质,尤其是湖相泥岩和页岩,是主要的生油岩。同时,该区域的构造活动较为频繁,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圈闭结构,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此外,该地区的储层普遍具有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特点,属于典型的致密油储层。
在富集规律的研究中,论文强调了沉积环境对致密油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致密油主要分布在湖泊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区,这些区域的砂岩储层具有较好的非均质性和裂缝发育程度,有利于油气的储存和流动。此外,论文还指出,断裂系统和构造应力场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构造活动较强的区域,油气更容易发生二次运移并富集成藏。
论文还通过对比不同层系的储层特征,分析了致密油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致密油主要集中在古近系的下干柴沟组和上干柴沟组,这些层系的储层物性较好,且与生油岩密切接触,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保存。同时,研究还发现,该区域的致密油富集区往往与古河道、湖泊边缘等沉积相带密切相关,这些区域的储层质量较高,是未来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
在研究方法上,论文采用了多种地质分析手段,包括岩石学分析、测井解释、地震资料反演以及数值模拟等,全面评估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致密油潜力。通过对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论文提出了该区域致密油成藏的综合模式,为后续的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致密油开发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由于该区域储层致密、开发难度大,传统的常规开采方式难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因此,论文建议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多级水力压裂等先进技术,提高储层的渗透性和油气采收率。同时,论文还提出应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优化开发方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总体而言,《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致密油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这篇论文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致密油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通过对该区域地质条件的深入分析,论文不仅揭示了致密油的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还为今后的油气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