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川西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浮选试验研究》是一篇关于锂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学术论文,主要针对四川西部地区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进行浮选试验研究。该论文旨在探索适用于该类型锂辉石矿的高效浮选工艺,以提高锂资源的回收率和精矿品位,为锂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锂作为现代工业和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池、陶瓷、玻璃等领域。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锂资源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然而,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对于复杂矿物组成的锂辉石矿而言,如何实现高效分离成为研究的重点。川西地区的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具有较高的锂含量,但其矿物组成复杂,嵌布关系多样,给浮选工艺带来了较大难度。
本文通过对该矿石的矿物学特征、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锂辉石的主要赋存状态及其与其他矿物的共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锂辉石主要以粒状或脉状形式存在于伟晶岩中,常与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共生。此外,部分锂辉石可能被次生蚀变矿物包裹,影响其可浮性。
在浮选试验部分,论文采用了常规的浮选流程,并对药剂制度进行了优化。研究过程中,重点考察了捕收剂种类、用量、pH值调节剂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脂肪酸类捕收剂能够有效提高锂辉石的浮选回收率,同时通过调整矿浆pH值,可以改善锂辉石的表面性质,增强其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
论文还对比了不同浮选条件下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得出最佳浮选参数组合。例如,在适当的pH条件下,采用特定浓度的捕收剂,配合合理的充气强度和搅拌时间,可以获得较高的锂辉石精矿品位(如Li₂O含量达到6%以上)和较好的回收率(如80%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为该矿石的实际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浮选尾矿的处理问题。由于锂辉石矿中含有一定量的其他有用矿物,如长石、石英等,研究者提出对尾矿进行进一步回收的可能性,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也有助于降低环境负担。
综上所述,《川西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浮选试验研究》是一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通过对锂辉石矿的矿物学特征、浮选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尾矿处理的研究,论文为类似矿石的浮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锂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为我国锂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