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藤峡水利枢纽混凝土骨料备用料源地质勘察与试验研究》是一篇关于中国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中混凝土骨料备用料源的地质勘察与试验研究的学术论文。该论文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骨料的需求,提出了在主料源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寻找并评估备用料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详细分析了备用料源的地质条件、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的黔江段,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由于该区域地表覆盖层较厚,天然砂石资源有限,因此需要通过地质勘察和试验研究来确定合适的备用料源,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论文首先介绍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及建设目标。随后,作者对备用料源的选择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料源的储量、分布范围、开采条件、运输便利性以及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等。这些标准为后续的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地质勘察部分,论文详细描述了对多个潜在备用料源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包括钻探取样、岩芯观察、岩石分类及岩性分析等。通过对不同料源的岩性特征进行对比,作者发现部分备用料源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和砂岩等,这些岩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合用作混凝土骨料。
在试验研究方面,论文重点探讨了备用料源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结果。包括抗压强度、密度、吸水率、颗粒级配、含泥量等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作者评估了备用料源是否符合混凝土骨料的技术要求,并对其在实际施工中的适用性进行了预测。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备用料源的环境影响问题。作者指出,在选择备用料源时,应充分考虑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地质勘察和试验研究过程中,应结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选择对生态影响较小的料源。
论文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作者认为,通过科学的地质勘察和系统的试验研究,可以有效确定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骨料备用料源,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作者也强调了在今后类似工程中,应加强地质勘察和材料试验的力度,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总体而言,《大藤峡水利枢纽混凝土骨料备用料源地质勘察与试验研究》是一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学术论文。它不仅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也为其他类似大型水利工程的骨料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论文内容详实、结构清晰,体现了作者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