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气等离子喷涂距离对TBC性能的影响》是一篇探讨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制备过程中关键参数——喷涂距离对涂层性能影响的学术论文。该论文聚焦于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分析了喷涂距离变化对涂层微观结构、结合强度、热导率以及热震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旨在为优化TBCs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热障涂层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温部件,以保护基体材料免受高温氧化和热腐蚀的侵害。在这些应用中,TBCs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而喷涂距离作为APS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涂层的形成过程和最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喷涂距离对TBC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采用不同喷涂距离进行APS制备,并对所得涂层进行了系统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实验中,喷涂距离分别设定为100mm、150mm和200mm,其他喷涂参数如气体流量、粉末粒径、功率等保持一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涂层的相组成,同时测量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孔隙率、热导率以及热震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喷涂距离对TBC的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当喷涂距离较小时(如100mm),由于等离子焰流的能量密度较高,粉末颗粒在到达基体表面前可能未充分熔化,导致涂层中存在较多的未熔颗粒和较大的孔隙。这会降低涂层的致密性和结合强度,进而影响其热导率和热震稳定性。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加,粉末颗粒在飞行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能量,熔化程度提高,涂层的致密性得到改善,孔隙率降低。
然而,喷涂距离过大会导致等离子焰流的能量衰减,粉末颗粒的温度和速度下降,可能导致涂层的结合强度下降。因此,实验发现,在150mm的喷涂距离下,涂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此时,涂层的孔隙率较低,结合强度较高,热导率适中,并且在热震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喷涂距离对涂层相组成的影响。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加,涂层中的γ’相含量有所减少,而稳定相如ZrO₂的含量增加,这可能有助于提高涂层的热稳定性。但若喷涂距离过大,可能会导致粉末颗粒未能完全熔化,从而影响涂层的结晶度和相变行为。
综上所述,《大气等离子喷涂距离对TBC性能的影响》这篇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喷涂距离对热障涂层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喷涂距离与涂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为TBCs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喷涂参数如喷涂角度、粉末种类等因素对TBC性能的影响,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涂层制备。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