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口单位: 国家能源局
起草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 西安中车永电捷通电气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中节能启源雷宇(江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海拓仪器(江苏)有限公司、 重庆广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昆明高海拔电器检测有限公司、 深圳电气科学研究院、 中认英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电力科研院、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钢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李晋、 蒋兴良、 张志劲、 王朋成、 杨阿娟、 吴波、 王磊、 田恩文、 张生林、 张旭、 王雷、 邵进、 郑晓城、 林云志、 赵明祥、 陈睿、 胡琴、 吕刚、 刘冬喜、 孙明新、 黄丛林、 王刚、 洪敏、 宋胜利、 王金龙、 胡泽新、 周仿荣、 何廷一、 王恒、 彭庆军、 范松海、 唐阳、 肖敏英、 邓云川、 陈可、 夏谷林、 杜清全、 夏炎、 万小东、 杨长青、 吴炳卫、 杨伟、 李畅、 孙勇、 郑华龙
本文件提出了高原环境27.5 kV系统绝缘配合的一般原则,描述了相应方法,给出了交流27.5 kV系统电气设备绝缘配合程序、各相关电压和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件适用于海拔1 000 m~5 500 m地区27.5 kV系统的绝缘配合。35 kV系统参考使用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