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清华大学、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益安人防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烜翊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蜂巢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起草人: 杨隽、 张旸旸、 杨桂枝、 王春晓、 李乐飞、 孙凤丽、 段海波、 王琛、 刘增志、 温跃杰、 王公韬、 周科源、 鲁金直、 王丕东、 姜海波、 龚雄、 郑新华、 王瑞、 杨昕、 高轶凡、 隋岩峰、 黎旭、 张璐、 杨晓明、 徐见源、 陈红涛、 蓝晓理、 吕雪、 祝钦、 黄博、 孙海旺
本标准为描述人工系统的生存周期建立了一个通用框架,从工程的角度定义了一组过程及相关的术语。这些过程可以应用于系统结构的各个层次。在整个生存周期中,被选定的过程集合可应用于管理、运行系统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这是通过所有与系统有关的各方参与,以实现顾客满意为最终目标来完成的。本标准还提供了一些过程,支持用于组织或项目中生存周期过程的定义、控制和改进。当获取和供应系统时,组织和项目可使用这些生存周期过程。本标准涉及一个或多个可由以下元素配置的人工系统:硬件、软件,数据、人员、过程(例如给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规程(例如操作指南)、设施、物资和自然存在的实体。当系统元素是软件时, ISO/IEC/IEEE 12207:2015可以用于实现此系统元素。两个标准互相协调,可以在单个项目或单个组织中同时使用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