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干旱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验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验收内容与方法、验收程序及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干旱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验收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cceptanc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ines in Ari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QGCML 3901-2024 干旱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验收规范》中关于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指标的变化为例进行解读。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在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方面更加细化和科学化。
在旧版标准中,植被恢复效果主要通过覆盖率这一单一指标来衡量。然而,这种做法存在局限性,因为它无法全面反映植被的实际生长状况及生态功能。新版标准引入了多维度评价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覆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等关键指标。其中,覆盖度用于评估植被分布的均匀程度;生物量则能更直观地体现植被的生产力水平;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
以某干旱区矿山为例,在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后,首先需要测量治理区域内的植被覆盖度,确保达到一定标准。接着,采集样方数据计算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干重,以此估算生物量。同时,通过调查记录区域内植物种类及其数量,利用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只有当这三个指标均满足新版标准要求时,才能判定该区域的植被恢复效果达标。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监测频率的重要性,要求定期跟踪观测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的生物量持续下降,则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土壤条件恶化或是病虫害侵袭所致,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综上所述,《TQGCML 3901-2024》通过增加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指标,使验收过程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干旱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