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当雄牦牛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当雄牦牛。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Dangxiong Yak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当雄牦牛》(DB54/T 0136-2018)是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当雄牦牛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保护区域
该标准适用于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现辖行政区域内,按照特定生产方式饲养的牦牛及其肉类产品。保护区域包括当雄县的龙仁乡、宁中乡、公塘乡、当曲卡镇、羊八井镇、乌玛塘乡和纳木错乡等七个乡(镇)。这些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如高寒气候、低氧低压条件以及丰富的牧草资源,为牦牛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品种与养殖要求
当雄牦牛应为本地优良品种,其体型特征表现为体格健壮、四肢粗壮有力、毛色多为黑色或棕黑色。养殖过程中需遵循传统放牧方式,确保牦牛自由采食天然牧草,并保持适度的活动量以维持健康状态。同时,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及生长激素类物质。
三、屠宰与加工规范
屠宰前应对牦牛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疾病后方可进行屠宰操作。屠宰时应采用人道屠宰法,尽量减少动物痛苦。胴体冷却至0℃~4℃条件下排酸处理至少24小时,之后按照不同部位分割包装。成品肉品不得含有药物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且感官指标需达到鲜亮光泽、弹性良好、无异味的标准。
四、质量等级划分
根据脂肪含量、肌肉纤维密度等因素将当雄牦牛肉划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等级。特级品要求脂肪层均匀分布于肌纤维间,切面呈大理石花纹状;一级品脂肪适中但分布稍显集中;二级品则允许存在一定比例的瘦肉较多区域。每批产品均需附带质量证明书,明确标注等级信息以便消费者识别选购。
五、标志与标签管理
所有符合本标准的产品都必须加贴统一设计的地理标志标识,标明“当雄牦牛”字样及相关图案。标签上还需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此外,销售单位有责任核实供货商资质并留存相关凭证备查,确保市场流通环节中的产品质量安全可控。
六、运输与储存指导
运输途中应注意防雨防晒措施,避免剧烈颠簸造成货物损坏;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规定限值以免压坏底层包装件。仓库内温度控制在-18℃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85%,定期检查库存情况防止出现霉变腐败现象发生。装卸作业时要轻拿轻放,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破损。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当雄牦牛》标准从产地环境到最终消费端全程覆盖,旨在维护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企业和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各项流程操作,共同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