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树兰组培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树兰组培苗的繁育生产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ee Orchid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592-2017树兰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树兰组培苗繁育的技术规范,其内容涵盖了从种质资源收集到组培苗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种质资源应来源于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母株,并且需要记录采集地点、时间及环境条件等信息。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种质资源的质量,为后续繁育提供优良的基础材料。
其次,在培养基配制环节,标准指出培养基配方需根据树兰种类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但一般包含基础营养成分如氮源、磷源、钾源以及微量元素等。此外还强调了灭菌处理的重要性,以防止杂菌污染影响组培效果。通过严格的灭菌程序可以有效保证培养环境的纯净度,提高组培成功率。
再者,在继代增殖阶段,标准建议采用适宜的温度(通常为23±2℃)、光照强度(约2000lux)和周期(12小时光/12小时暗)。这些参数的选择是基于多年研究得出的最佳实践,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植株生长。
最后,在移栽定植方面,标准提出了移栽前需逐步降低培养瓶内湿度直至完全开放,并且选择疏松透气性好的基质作为过渡介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减少因突然暴露于自然条件下而导致的成活率下降问题。
综上所述,《DB45T 1592-2017树兰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严格细致的规定,为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