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饼类兜兰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设施与设备要求、培养基配方、无菌材料的获取、增殖与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肉饼类兜兰种苗的规模化繁育及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Propagation of Paphiopedilum Cambr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肉饼类兜兰种苗繁育技术规程》(DB45/T 1593-2017)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肉饼类兜兰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肉饼类兜兰种苗的组织培养和工厂化生产。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强调了组织培养和工厂化生产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指导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等规范性文件。这些引用文件确保了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制定和执行标准提供了理论支持。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肉饼类兜兰”、“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等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肉饼类兜兰”是指叶片肥厚、形似肉饼的一类兜兰植物。明确术语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避免因理解不同而导致的操作偏差。
4. 繁育材料准备
要求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株作为繁殖材料,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处理。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确保繁殖材料的质量,防止病虫害传播,为后续的组织培养奠定基础。
5. 培养基制备
规定了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其配比。如MS培养基、6-BA(6-苄氨基腺嘌呤)、NAA(萘乙酸)等成分的使用。培养基的合理配比直接影响到种苗的生长发育,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配制。
6. 接种与培养
接种时要求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接种密度适中。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光照强度保持在2000-3000勒克斯之间。这一环节强调了环境条件对种苗生长的影响,尤其是温度和光照条件的控制。
7. 分化与生根
当芽体长至一定高度时进行分化处理,随后转入生根培养阶段。此阶段需定期检查种苗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分化与生根是种苗繁育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种苗的质量和成活率。
8. 移栽与管理
种苗长至适宜大小后移栽至基质中,基质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移栽后的种苗需定期浇水施肥,并注意病虫害防治。移栽后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种苗的存活率和后期生长状况。
9. 检验与验收
规定了种苗检验的内容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生长指标测定等。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确保种苗符合质量要求。验收合格的种苗方可投入市场或进一步种植。
以上是对《肉饼类兜兰种苗繁育技术规程》(DB45/T 1593-2017)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肉饼类兜兰种苗的繁育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