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子大棚春季早熟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茄子大棚春季早熟栽培生产。
Title:Eggplant Early Spr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in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茄子大棚春季早熟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001-2017)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实现茄子在大棚环境下的早熟高产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茄子品种。例如,可以选择“皖茄一号”等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种植的茄子既能适应大棚内的温湿度环境,又能抵抗常见的病害,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育苗管理
规程强调了育苗期间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育苗初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至30℃之间,夜间不低于15℃。同时,苗床湿度需维持在60%至70%,并定期通风换气以防止病害发生。这些措施有助于培育健壮的幼苗,为其后续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定植密度与施肥
根据标准建议,每亩定植数量控制在2500株左右为宜。基肥施用量约为每亩4000公斤腐熟有机肥加过磷酸钙50公斤,并且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合理的密度搭配科学施肥可以有效促进植株健康生长,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通风不良或养分竞争等问题。
四、病虫害防治
本部分特别提到要采用农业综合防控措施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轮作倒茬以及物理诱杀方法等非化学手段。当必须使用农药时,则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并注意安全间隔期,保证产品安全无污染。
五、采收标准
最后,在确定收获时间上也有明确规定:当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即可采收。通常情况下,从开花到采摘大约需要30天左右。提前采收会影响最终产量和风味,而延迟则可能导致果实老化失去食用价值。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最具实践意义的部分,希望能帮助广大农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范,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