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公路沥青路面的维修和改建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amed Asphalt Cold Recycling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988-2017《公路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公路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这一规范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材料要求
1. 原材料选择:规范明确指出,用于冷再生的旧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和强度特性。新添加的结合料如水泥、粉煤灰等也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对于泡沫沥青,其发泡性能必须达到特定的技术指标,包括发泡倍率和稳定性等参数。
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规定了混合料的设计原则,强调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水灰比、泡沫沥青用量以及各种添加剂的比例。这一步骤是确保再生层具有足够强度和平整度的基础。
二、施工准备
1. 现场清理与检测: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彻底清除原有路面表层污染物,并对基层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任何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都应予以修复或更换。
2. 机械设备配置:要求配备专门用于冷再生作业的设备组合,包括铣刨机、拌合站、摊铺机及压路机等。所有设备均需经过调试确保正常运行,并且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后上岗。
三、施工工艺
1. 旧路面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全深式或者部分厚度的再生方式。对于全深式再生而言,还需注意保留一定厚度的稳定层作为支撑结构。
2. 拌合与摊铺:强调拌合作业应在封闭环境中进行以减少环境污染。摊铺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避免出现冷缝现象。同时,要注意控制摊铺速度与碾压时机之间的协调一致。
3. 压实成型:压实是保证再生层密实度的关键环节之一。规范建议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为主,轮胎压路机为辅的方式完成初压、复压直至终压三个阶段的工作。此外,在低温季节施工时还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温度损失影响质量。
四、质量检验
1. 外观检查:主要观察表面是否有裂缝、松散等问题存在。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返工整改。
2.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抗压强度、弯沉值、摩擦系数等指标的测定。只有当这些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验收合格。
以上是对DB36/T 988-2017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该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施工指南,同时也为后续维护保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