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满族面食黏豆包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红豆沙或其他馅料制成的满族传统食品——黏豆包的生产与销售。
Title:Manchu Food - Glutinous Bean Bu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305-2017《满族面食 黏豆包》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满族特色食品黏豆包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对“黏豆包”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出它是一种以大黄米或小黄米为主要原料,加入红豆或其他豆类作为馅料的传统满族面食。这一定义强调了黏豆包的原材料构成及其文化背景。
2. 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规定了制作黏豆包所使用的黄米和红豆等主要原料的质量标准,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例如,黄米应无霉变、无虫害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 加工工艺:详细描述了从选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包括浸泡、蒸煮、发酵、包制和蒸熟等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参数。特别提到发酵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确保产品的口感与风味。
- 感官要求:对成品的外观、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成品颜色均匀呈金黄色,具有浓郁的豆香味,质地软糯而不粘牙。
3. 检验方法
- 针对上述各项技术指标,标准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手段和步骤。如通过目测检查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利用嗅觉判断气味是否正常;品尝法评估滋味等。这些方法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 对产品的标识信息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要求包装材料安全环保。同时,还规范了运输过程中避免碰撞损伤的要求以及冷藏条件下长期保存的方法。
此标准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满族饮食文化,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