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麦在盐碱地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盐碱地的大麦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rley Cultivation o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326-2017《大麦盐碱地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在盐碱地条件下大麦的种植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择适宜品种
标准指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抗盐碱能力强的大麦品种。例如,“耐盐品种”通常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在盐分较高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这一步骤对于确保大麦产量至关重要。
土壤改良措施
为了改善盐碱地的种植环境,建议采取一系列土壤改良措施。其中包括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以及通过深耕翻土来降低表层土壤中的盐分浓度。此外,合理安排灌溉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适量灌溉将多余的盐分淋洗出根系活动层。
播种与田间管理
播种前需做好整地工作,保证土地平整且无明显障碍物。播种量则依据种子质量、预期密度等因素确定,并注意适时播种以避开不利天气影响。田间管理方面强调了除草、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同时要定期监测植株长势并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收获与后处理
当大麦达到生理成熟期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对籽粒进行干燥处理,防止霉变。另外还需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保养,为下一季耕作做准备。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核心条款进行了概述性解释,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