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型灌区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大中型灌区的节水型灌区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Criteria for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istricts in Ningxia (DB64T 1536-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536-2017《节水型灌区评价标准》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灌区节水评价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评价指标体系
该标准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用水效率、工程设施、管理措施和节水效益四大类指标。其中用水效率类指标如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等直接反映了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水平。例如,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55,这一数值是基于多年实践总结出的合理水平,能够有效评估灌区实际用水效率。
工程设施建设要求
在工程设施建设方面,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比如,渠道防渗率需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灌区内大部分输水渠道需要采取防渗措施以减少渗漏损失。此外,还强调了输配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要求覆盖面积比例不低于60%,这有助于提高灌溉调度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管理制度与措施
管理制度部分强调了灌区需建立健全的节水管理制度。具体而言,灌区应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并严格执行,同时建立完善的水量计量系统,确保每个用水单元都有准确的用水记录。另外,还要求定期开展节水宣传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和农户的节水意识。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标准中特别重视节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通过对比节水前后灌区的用水量变化,可以计算出节约的水资源量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关注节水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如减少地下水超采、保护湿地资源等。
这些条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节水型灌区评价框架,为灌区节水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