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植物措施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小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植物措施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in Small Watersheds - Part 3: Vegetation Meas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42.3-2017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第3部分植物措施技术》是一部专门用于指导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植物措施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第5章“植物种类选择”中明确规定了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水土流失的特点来确定。例如,对于干旱地区,应优先选用耐旱性强的植物如柠条、沙棘等;而在湿润地区,则可以选择生长速度快、覆盖效果好的草本植物或灌木。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所选植物能够适应环境并有效发挥保持水土的作用。
其次,在第6章“种植密度与配置方式”部分指出,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科学的配置方式是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防风固沙能力的关键因素。建议在坡度较陡的地方采用密植的方式,而在平缓地带则可以适当降低密度以利于植物健康生长。此外,还强调了乔木与灌木、乔木与草本植物合理搭配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够形成多层次的防护体系,还能丰富生物多样性。
再者,第7章“养护管理”中提到,定期修剪、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幼苗期,需要加强水分供给,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人为破坏。随着植物逐渐成熟,应逐步减少干预力度,让其自然发展成为稳定的生态系统。
最后,在第8章“监测评估”环节要求建立长期跟踪机制,通过定期测量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度等指标来检验治理成效。同时鼓励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影像分析等辅助决策过程,及时调整优化后续工作计划。
综上所述,《DB64/T 242.3-2017》为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针,其中关于植物种类选择、种植密度配置、养护管理和监测评估等方面的规定尤其值得重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这些原则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