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基本原则、适用条件、技术措施及实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小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Erosion in Small Watersheds - Part 1: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42.1-2017《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水土保持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指导小流域范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特别是涉及坡耕地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它为如何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实施有效的水土保持耕作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 水土保持耕作:指通过改变农田耕作方式以达到减少土壤侵蚀、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
- 梯田:一种改造坡地为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田块形式,用于减少径流速度并提高保水能力。
- 等高耕作:按照一定方向沿等高线进行耕种的技术,有助于拦截径流并防止土壤冲刷。
三、基本要求
1. 规划与设计
- 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 设计时需考虑长期效益与短期效果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措施能够适应未来变化。
2. 材料选择
- 使用当地可获得且适合本地环境的建筑材料,比如石料、木材等,同时注意环保性能。
- 对于植被恢复工作,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和草种,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3. 施工质量控制
- 所有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并定期检查工程质量。
- 特别是在梯田建设过程中,要保证边坡稳定性及排水系统的畅通无阻。
四、具体措施详解
# (一)梯田建设
- 梯田宽度:一般情况下,梯田宽度不应小于3米,以确保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 田坎高度:田坎高度不宜超过2米,过高会导致安全隐患以及增加维护难度。
- 田面平整度:要求田面尽量平坦,允许偏差不超过±5厘米,以便于灌溉和机械化操作。
# (二)等高耕作
- 行向布置:应沿等高线方向均匀分布种植行,避免出现“顺坡种植”的情况。
- 间距设置: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合理安排株距和行距,既要满足光照需求又要便于田间管理。
# (三)植被恢复
- 植被种类选择:推荐使用耐旱性强、根系发达的植物品种作为先锋物种。
- 种植密度:初期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加大,待植被成活后逐步调整至适宜水平。
五、监测与评估
- 定期对各项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包括但不限于土壤侵蚀量的变化、植被覆盖率的增长率等指标。
-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后续工作的重点方向,确保整个项目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不仅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技术参数,还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