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柿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甜柿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weet Persimmo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646-2017 甜柿栽培技术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为甜柿的栽培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甜柿种植适宜环境条件:标准规定甜柿适生区年平均气温应在12℃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5℃。这表明甜柿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适宜在温暖且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种植。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pH值在5.5至7.5之间最为理想。这样的土壤条件能够保证甜柿树根系的良好发育,有利于养分吸收和水分保持。
苗木选择与定植:标准指出甜柿苗木应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嫁接苗。苗木高度不应低于80厘米,地径不小于0.8厘米。定植时间宜选在春季或秋季,株行距通常为3米×4米,每公顷种植约830株。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便于后期管理和采摘作业。
肥水管理:根据标准要求,甜柿园每年需施基肥一次,追肥两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施用量约为20至30公斤,于秋季采果后施入。追肥则分别在萌芽前和果实膨大期进行,肥料种类可选择氮磷钾复合肥,施肥量视树体大小而定。灌溉方面,干旱季节要适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以免影响根系呼吸。
整形修剪:甜柿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较为适宜。幼树期重点培养主干和三大主枝,确保树冠结构合理。成龄树每年修剪时要剪除枯死枝、病虫枝以及过密交叉枝,促进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同时,适当回缩结果枝组,维持良好的树势。
病虫害防治:甜柿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柿绵蚧、红蜘蛛等。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落叶,减少病源基数。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药剂喷雾防治,虫害发生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抗性产生。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甜柿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