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犬、猫中兽医四诊(望、闻、问、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从事犬、猫中兽医诊疗的兽医及相关从业人员。
Title:Guidelines for Traditional Veterinary Chinese Medicine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in Dogs and C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VMA 214-2025 犬、猫中兽医四诊操作指南》中,相较于2019版标准,新增了一项关于“问诊”环节中“宠物行为变化”的详细描述。这一修改不仅体现了现代中兽医学对动物整体状态的重视,也反映了临床实践中对非语言信息的深入挖掘需求。
新版本标准明确指出,在问诊过程中,应重点询问宠物近期的行为变化,如食欲、睡眠、活动量、情绪波动、排泄习惯等,并将其作为判断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的重要依据。这一条文的提出,是对传统“四诊合参”理念的进一步延伸,尤其在犬猫这类无法用语言表达自身状况的动物身上,行为变化往往成为诊断的关键线索。
以“行为变化”为例,其应用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兽医需通过与主人的深入沟通,了解宠物日常行为模式;其次,对比近期是否有明显改变,如从活泼好动变得懒散无力,或出现异常攻击性;再次,结合其他三诊(望、闻、切)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肝气郁结、脾虚湿困或肾精亏虚等病理状态。
例如,一只原本温顺的猫咪突然变得易怒且拒食,可能提示肝火上炎或脾胃失调。此时,若仅凭舌象或脉象难以确诊,而通过行为观察可更早发现异常,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这种以行为为切入点的问诊方式,弥补了传统四诊在动物诊疗中的局限性,提升了中兽医学在宠物医疗中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因此,针对“行为变化”的关注不仅是标准更新的体现,更是推动中兽医学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一步。兽医在实际操作中应高度重视这一细节,将行为评估纳入常规问诊流程,以实现更精准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