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优良无性系丰产林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立地选择、造林准备、苗木选择、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油茶优良无性系丰产林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Forest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Clonal Camellia Oleifer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江西省地方标准《油茶优良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 DB36/T 551-2017》是指导油茶优良无性系丰产林培育的重要依据。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造林地选择上,标准明确要求应选在土壤深厚、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壤地带,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400米。这主要是因为油茶树适宜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能够确保其健康发育和高产稳产。
其次,在种苗选择方面,标准强调使用经过审定的优良无性系种苗,并且种苗的质量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体来说,苗木高度应在30厘米以上,茎粗不低于0.3厘米,根系完整且活力旺盛。这样可以保证造林后成活率高,生长迅速。
再者,关于造林密度的规定也十分重要。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造林密度有所差异。例如,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株行距可设置为3米×4米;而在立地条件较差时,则可适当加大间距至4米×5米。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障每株树木有足够的营养空间。
此外,对于抚育管理也有详细规定。包括定期除草松土、适时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特别是在施肥方面,建议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施用一次基肥,两次追肥。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植株生长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在采收管理中,标准指出当果实成熟时应及时采摘,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情况下,最佳采摘时间为霜降前后一周左右。采摘后还需做好后续处理工作,如晾晒脱壳等,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总之,《油茶优良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 DB36/T 551-2017》从选址、种苗选择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为实现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