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的技术要求、经营管理措施及采伐利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大径级毛竹材用林的培育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diameter Moso Bamboo Timber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502-2017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林地选择
标准指出,毛竹材用林应选择在海拔800米以下、坡度小于45°的山地或丘陵地带。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为佳。这一要求旨在确保毛竹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避免因地形或土壤问题影响其正常发育。
2. 种苗质量
种苗需符合GB 6000的规定,即要求种苗健康无病虫害,高度不低于1米,胸径不少于1.5厘米。这样的规格能够保证幼竹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逆性,为后续的大径级材培育奠定基础。
3. 密度控制
造林时株行距一般为4米×4米,每公顷保留约625株。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障个体竹子有足够的营养空间,促进优质材的形成。
4. 抚育管理
包括定期除草松土、施肥灌溉等措施。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施肥,春季以氮肥为主,秋季则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同时,对于超过设计年龄(通常为5年)仍未达到预期直径的竹子应及时更新伐除,以维持林分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
5. 病虫害防治
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施策。通过改善林地卫生状况、合理间伐等方式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处理,但要注意安全间隔期,防止残留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内容概括了该标准的核心部分,旨在指导生产实践,提高毛竹材的质量与产量。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