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养护的基本要求、保护措施、日常管理、复壮技术和档案建立。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962-2017《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保护和延续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和历史价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古树名木的定义与分级
标准明确指出,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则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的树木。古树分为三级:一级古树为树龄500年以上或特别珍贵稀有;二级古树为树龄300至499年;三级古树为树龄100至299年。名木不受树龄限制。
二、日常养护管理
1. 树体检查:定期观察树干、树枝是否有病虫害、机械损伤等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避免积水,合理施肥以满足树木生长需求。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特殊养护措施
对于濒危古树,需制定专门的抢救复壮方案,包括支撑加固、伤口处理等。同时要设置围栏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并建立档案记录其生长状况。
四、移植与改造
严格控制古树名木的移植行为,确需移植时必须由专业机构评估可行性,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移植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有根系土球,缩短运输距离,提高成活率。
五、监督管理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领导,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保护工作开展。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共同维护这一宝贵资源。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摘要及解读,具体执行还需参照完整文本。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自然遗产,让后代也能欣赏到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老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