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薯选择与处理、苗床准备、催芽育苗、病虫害防治及出苗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甘薯种苗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weet Potato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DB36/T 949-2017)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甘薯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种苗繁育场地选择
标准指出,种苗繁育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地块。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种苗生长环境优良,避免因土壤质量差或环境污染导致种苗质量下降。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积水引发病害,而深厚的土层则有利于根系发育。
2. 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强调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种薯处理方面,要求种薯需经过严格检疫,确保不携带病虫害。同时,种薯应在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以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
3. 育苗管理
育苗期间,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保持棚内温度在15℃至3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苗的正常生长。此外,还需定期检查棚内湿度,适时通风换气,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
4.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和施肥。标准指出,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分积水。施肥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优先使用有机肥料,并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料。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种苗健康的关键环节。标准提倡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例如,可以通过设置防虫网、悬挂黄板等物理手段减少害虫侵害;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等生物方法控制害虫数量;必要时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6. 种苗采收与包装
种苗达到一定高度和叶片数后即可采收。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茎叶。包装前要对种苗进行全面检查,剔除病弱苗,然后按照规格分级包装,便于运输和销售。
以上内容是对《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甘薯种植及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