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凡纳滨对虾亲虾培育的场地与设施、培育用水、亲虾来源及选择、培育管理、疾病防控和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凡纳滨对虾亲虾的培育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roodstock Culture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741-2017凡纳滨对虾亲虾培育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凡纳滨对虾亲虾的培育过程,提高亲虾的质量和繁殖能力。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亲虾的选择与运输
1. 选择健康的亲虾:标准要求亲虾应具备良好的生长状态,无病害、无损伤,体色正常。具体表现为体重应在200克以上,体长超过20厘米,且活力强,游泳迅速。
2. 运输条件:亲虾在运输过程中需保持适宜的水温(18℃~22℃),溶氧量不低于5mg/L,盐度范围为25‰~30‰。每次运输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避免长时间运输导致亲虾应激反应。
二、亲虾的培育环境
1. 池塘准备:池塘面积以2~5亩为宜,水深1.5~2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控制在10cm以内。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进排水系统独立分开。
2.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30%。同时,每半月泼洒生石灰调节pH值至7.8~8.6之间。
三、饲料投喂
1. 饲料种类:选用高蛋白(蛋白质含量≥40%)且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配合饲料。同时补充新鲜饵料如丰年虫、小杂鱼等作为辅助。
2. 投喂量与频率:每日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9:00和下午4:00左右。投喂量根据亲虾摄食情况调整,一般控制在亲虾体重的3%~5%之间。
四、疾病防控
1. 定期消毒:每隔10天使用碘制剂或氯制剂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病原微生物滋生。
2. 密切观察:每天早晚巡塘检查亲虾活动状况及水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一旦出现疾病迹象,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请专业人员诊断治疗。
五、繁殖管理
1.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100~150尾亲虾为宜,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其自由活动。
2. 促熟处理:通过调整光照周期(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以及逐步降低水温至20℃~22℃的方法来促进亲虾性腺发育成熟。
以上就是关于《DB12/T 741-2017凡纳滨对虾亲虾培育技术规范》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从事凡纳滨对虾养殖工作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