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病害诊断与评估、养护措施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普通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Asphalt Pavement on Conventional High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469-2017《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普通公路上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5.1 一般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内普通公路上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强调养护作业应遵循安全、环保、经济的原则,并且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状况。
5.2 路面状况评估
在进行预防性养护之前,需要对路面进行全面的状况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路面的破损程度、平整度、抗滑性能等指标。具体来说,路面损坏类型分为裂缝类(如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变形类(如车辙、波浪)和其他类(如泛油、坑槽)。每种类型的损坏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总分达到一定阈值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5.3 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
根据路面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常见的措施有雾封层、微表处、超薄罩面等。其中,雾封层主要用于改善路面的防水性能;微表处则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和耐久性;而超薄罩面适用于需要较大修复效果的情况。
施工要求
6.1 材料要求
所有用于预防性养护的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例如,沥青基材料的针入度、软化点等物理化学性质需满足设计要求。此外,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也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能够准确执行各项操作。
6.2 施工准备
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处理,确保没有障碍物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同时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6.3 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点。比如,在铺设微表处时,要保证混合料拌合均匀,摊铺厚度一致;对于超薄罩面,则要注意控制好粘结层的厚度及压实度。另外,在整个施工期间,还应该定期检查天气预报信息,避免恶劣天气条件下继续施工,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6.4 养护周期
不同类型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具有不同的有效期限。一般来说,雾封层的有效期较短,大约为半年左右;而微表处和超薄罩面则可以维持更长时间,通常可达两年以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的养护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安排养护频率,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方法,还特别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提升普通公路沥青路面的整体服务水平,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长期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