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使用生物质吸附剂从页岩钒浸出液中去除和回收钒离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生物质吸附剂处理页岩钒浸出液的工艺过程及相关应用。
Title:Vanadium Ion Adsorption from Shale Vanadium Leachate using Biomass Adsorb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I 283-2024《页岩钒浸出液中钒离子用生物质吸附剂》这一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生物质吸附剂制备工艺的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吸附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并提出了更高效的制备方法。
例如,原标准仅要求将生物质原料与活化剂混合后进行高温煅烧,但并未具体规定温度范围和时间。而新标准则明确规定了生物质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应使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活化剂,将生物质原料浸泡6小时后,在700℃至800℃的条件下煅烧2小时。
这种改进能够显著提升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从而提高其对钒离子的吸附性能。以玉米芯为例,按照新标准制备的吸附剂,在最佳条件下其比表面积可达到800m²/g以上,远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产品。这不仅提高了钒资源回收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际应用时,首先需要根据浸出液中钒离子浓度选择合适的吸附剂量。一般情况下,每升含钒1g的浸出液需添加约5g的生物质吸附剂。然后将两者充分混合,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小时。最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富含钒的吸附剂,再采用酸解法提取其中的钒元素即可完成整个回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