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
Title:Corn High-yield and Efficient Mechanize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634-2017)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玉米种植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机械化手段提升玉米的产量与效率。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规程中强调,在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松耕作,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这一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要求施足基肥,推荐使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
二、播种作业
规程指出,玉米播种机应具备精确控制播种量的功能,并且行距设置为50至60厘米较为适宜。播种时覆土厚度需保持在3至5厘米之间,这样可以保证种子顺利出苗。此外,还建议采用双膜覆盖技术,即在地表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后再播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温,促进早发苗。
三、田间管理
规程提到,当玉米幼苗长到3至4片真叶时要及时查苗补种,确保每亩地有足够的株数。对于缺苗严重的地块,则应该重新播种或移栽健壮苗。另外,在玉米拔节期前后要进行一次追肥,这次施肥主要是补充氮素,用量约为总施肥量的三分之一。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玉米螟等常见害虫,可采用生物农药或者物理诱捕的方法来进行防控。
四、收获及后处理
关于收获时机的选择,规程建议当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20%左右时即可开始机械收获。收获后的玉米应及时脱粒并晾晒干燥,避免因湿度过高而导致霉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利用烘干设备加速干燥过程,确保储藏质量。
以上内容是对《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634-2017)中部分内容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从事玉米种植业的朋友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