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技术对黑木耳菌种进行区别性和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黑木耳菌种的质量控制、品种纯度检测及真实性验证。
Title:Identification of Distinctiveness and Authenticity of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Strains - Part 3: SRAP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623.3-2017黑木耳菌种区别性及真实性鉴定第3部分:SRAP法》是一项专门用于黑木耳菌种鉴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通过SRAP(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技术,为黑木耳菌种的区分和真实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中明确指出,SRAP技术是基于特异性引物对DNA进行扩增,从而产生独特的指纹图谱。这种图谱能够反映不同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标准要求使用的引物需符合特定的设计原则,并经过严格筛选以确保其特异性和可靠性。
在样品准备环节,标准强调了样本采集的重要性。采集时应选择健康、无污染的黑木耳组织作为材料,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采集地点、时间等信息。此外,在提取DNA过程中,要保证操作环境清洁,避免外源DNA污染。
对于实验条件的设定,标准给出了详细的参数指导。如PCR反应体系中的各种成分浓度、退火温度范围以及循环次数等。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分析部分,标准规定了如何处理获得的数据。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低质量峰;然后利用专业软件分析得到的电泳图谱,生成每个样本的独特指纹图谱;最后根据图谱间相似度来判断两个菌株是否属于同一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本标准还特别提到了质量控制措施。实验室应当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并且每次实验都需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验证整个流程的有效性。
总之,《DB22/T 2623.3-2017》为利用SRAP技术开展黑木耳菌种鉴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它不仅有助于提高鉴定工作的效率和精度,而且对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