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的布局原则、建设要求和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yout and Construction of Trunk Road Network Monitoring Points in Jiangs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315-2017《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布局与建设技术规范》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指导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第4章“监测点布设原则”中强调了合理性、全面性和经济性三大基本原则。合理性要求根据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率等多因素综合考虑;全面性则需要确保覆盖主要路段及节点;经济性则是指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控制成本。这些原则为后续具体实施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接着,在第5章关于监测设备选型部分,明确指出应选择具有高精度、稳定可靠且易于维护保养的设备。对于视频检测器而言,其分辨率不得低于720P,并具备夜视能力;而称重传感器需达到国家计量认证标准,以保证数据准确性。此外,还特别提到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防护等级,比如盐雾腐蚀严重的沿海地区应选用IP68级别的产品。
再者,第6章对数据传输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议采用光纤通信为主、无线网络作为补充的方式构建传输系统。所有采集到的信息都必须加密处理后上传至省级平台,同时设置冗余备份机制以防数据丢失。另外,还规定了最低带宽限制以及响应时间上限,以确保实时监控效果。
最后,在第7章关于运维管理方面,强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包括定期巡检维护制度、故障快速修复流程以及人员培训计划等内容。同时要求各站点配备必要的备品备件库房,以便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综上所述,《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布局与建设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可能情况。这为提升江苏省内普通干线公路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