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品质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实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城市开展品质城市评价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Quality City - DB32T 3304-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304-2017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品质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该标准从多个维度对城市的品质进行了量化评估,旨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来看“经济发展”这一部分。标准中明确提出经济总量、人均GDP、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作为衡量指标。其中特别强调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它反映了城市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的程度。一个城市如果能够持续提升这一比例,则表明其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标准要求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进行监测。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仅体现了环境治理的效果,还影响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感。而地表水质量的好坏则关系到水资源的安全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
再者,在社会服务领域也有明确的规定。包括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等具体数值要求。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比如,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充足性对于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而体育设施的普及程度则有助于提高全民体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此外,标准还关注了文化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规定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关键指标。这说明一个高品质的城市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加强教育投入和科研活动来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凝聚力。
最后,在城市管理水平上也设定了相应的目标。如数字化城市管理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等。这些都是反映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数字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综上所述,《DB32/T 3304-2017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和管理等多个层面,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量化指标来引导城市朝着更高品质的方向迈进。各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目标值,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以期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