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及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Title:Design Standard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K 8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55-2017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保所有相关项目都需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相关设施总称,包括充电站、换电站及配套设施。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理解,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执行偏差。
3. 规划原则
- 充分考虑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 满足不同区域需求,优先保障中心城区及重点发展区域;
- 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原则强调了在规划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布局以及环境保护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4. 选址要求
充电设施选址需满足以下条件:交通便利,靠近主要道路;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确保供电可靠且经济合理。此外还特别提到,在居民区附近设置时要充分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尽量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5. 设计规范
- 充电设备应具备安全防护功能,如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
- 应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耗;
- 设计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0年,并预留未来升级空间。
这些要求旨在提高充电设施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长期稳定性,同时适应技术进步的需求。
6. 验收标准
验收时需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各项性能指标达标情况,以及是否通过了必要的检测认证。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标准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步骤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中的部分内容概览,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贯彻执行。希望上述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