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有色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定内容、评定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有色金属企业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Production Rating - Part 25: Non-ferrous Metal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22.25-2017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5部分:有色企业》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提供了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技术依据。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的企业,包括铜、铝、铅、锌等金属的生产活动。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和地域范围,有助于企业准确把握自身是否需要遵循此标准。
二、评定内容
标准要求从安全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定。例如,在安全管理方面,需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在设备设施方面,则要评估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其维护保养情况。
三、评定方法
采用百分制评分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安全管理占40分,设备设施占30分,作业环境占20分,人员行为占10分。每个项目下设若干具体指标,每项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设定相应分数。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属于安全管理中的核心指标之一,满分10分,若企业未能有效落实责任制则可能扣分。
四、等级划分
根据总得分将企业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表示优秀,得分需达到90分及以上;B级表示良好,得分在75至89分之间;C级表示合格,得分介于60至74分之间。低于60分为不合格。这种分级方式便于政府监管部门掌握企业的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五、持续改进
强调企业应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鼓励企业借鉴先进经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本质安全度。
六、附录部分
附录中提供了详细的评分细则表,列出了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与评分标准,为企业开展自评工作提供明确指导。此外还给出了典型案例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执行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1/T 1322.25-2017》不仅涵盖了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且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定体系,对于促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