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龙眼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龙眼果实的采后处理及商品化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Commoditization Processing of Long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528-2017 龙眼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龙眼果实从采摘到商品化处理过程中关键技术要求的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采收环节中,标准明确指出龙眼应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至中午前完成采摘,避免雨后立即采收。这是因为湿润环境容易导致病原菌滋生,影响果实品质。同时强调要采用剪果穗的方法采收,而不是用手直接摘取,以减少机械损伤。
其次,在预冷处理部分,规定了预冷温度应控制在10℃左右,并且预冷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快速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衰老过程,保持新鲜度。此外还提到可以使用冷水或强制通风等方式进行预冷,但需注意防止果实表面出现冷凝水,以免引发腐烂。
再者,关于分级包装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分级指标,包括果实大小、色泽、是否有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也有严格要求,必须选用无毒无害、透气性良好的材质,并且每箱装量不得超过一定重量限制。这不仅有助于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性,还能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最后,在储藏运输阶段,建议储藏温度维持在3℃至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范围内。长途运输时还需采取防震措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确保到达目的地时果实仍然新鲜饱满。
综上所述,《DB45/T 1528-2017》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范指导,为提高广西地区龙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措施涵盖了从田间管理到最终销售全过程的关键节点,体现了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先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