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废橡塑为原料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Title:Waste Plastics and Rubber Base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Modified Asphalt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539-2017《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适用于以废橡胶粉和废塑料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工艺制备而成的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
技术要求
# 外观质量
外观应均匀一致,无明显颗粒状物质或杂质。这一要求确保产品在使用前具有良好的物理形态,便于后续加工应用。
# 针入度(25℃,100g,5s)
针入度范围为80-120(0.1mm)。针入度反映了沥青材料的软硬程度,数值越大表示越软。此范围内的针入度能够保证材料既有一定的柔韧性又不会过于粘稠,适合多种道路施工条件。
# 延度(10℃,5cm/min)
延度≥40cm。延度测试评估了沥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较高的延度意味着更好的低温抗裂性能。
# 软化点(环球法)
软化点≥60℃。软化点是衡量沥青开始流动温度的一个指标,较高值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在炎热气候条件下不易流淌变形。
# 黏附性
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等级不低于4级。良好的黏附性有助于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减少因水分侵入导致的损害。
试验方法
标准中对各项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具体描述,包括但不限于针入度试验、延度试验、软化点试验等。这些方法均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基本特性。型式检验则需涵盖所有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每批产品均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才能出厂销售。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成品应妥善包装,并在外包装上标明生产厂名、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内容。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避免剧烈震动;储存时要远离火源并保持通风良好。
以上内容基于DB13/T 2539-2017标准,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促进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产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