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类乌齐牦牛肉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类乌齐牦牛肉。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Liewuqi Yak Beef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类乌齐牦牛肉》(DB54/T 0133-2017)是西藏自治区关于类乌齐牦牛肉的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重要标准。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对这一标准进行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划定的保护区域内,按照特定生产方式饲养、屠宰、加工的牦牛肉产品。这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范围和产品类型,确保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产品才能使用“类乌齐牦牛肉”这一地理标志名称。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类乌齐牦牛”、“类乌齐牦牛肉”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类乌齐牦牛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放牧生长,具有独特遗传特性和适应高原环境的牦牛品种;类乌齐牦牛肉则是指来源于这些牦牛的肉类产品,包括不同部位的鲜肉及冷冻肉品。
三、自然环境与生产条件
标准强调了类乌齐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对于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耐寒植物为主,为牦牛提供了天然的优质草场。同时规定了牦牛的放牧管理措施,如季节性转场放牧、合理控制放牧密度等,以保证牦牛健康生长和牛肉品质。
四、质量要求
在质量方面,标准对类乌齐牦牛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肌肉纤维结构等方面;理化指标涵盖了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微生物指标则限定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安全指标。此外还特别指出,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添加剂或激素类物质。
五、检验方法与规则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查、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等内容。同时明确了抽样方案、判定规则以及复检程序,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六、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在标志上,要求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信息等内容,并加贴地理标志专用标识。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污染,贮存时应保持低温冷藏状态,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品质的物品混放。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 类乌齐牦牛肉》(DB54/T 0133-2017)不仅涵盖了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规范,而且突出了类乌齐牦牛肉的独特品质特征及其地理标志产品的特殊属性。这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