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湿地景区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定指标体系及评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西藏自治区范围内高原湿地景区的评定与管理。
Title:High-altitude Wetland Scenic Area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原湿地景区评定规范》(DB54/T 0119-2017)是由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高原湿地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景区资源保护方面,标准要求景区必须具备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并且这些资源应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意味着景区不仅需要拥有自然景观上的独特性,还需要在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上有所贡献。例如,景区内的植物种类、动物栖息地以及地质地貌特征都应当得到妥善保护,避免因旅游开发而受到破坏。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标准强调了交通便利性的重要性。规定指出通往景区的道路应当保持良好状态,确保游客能够安全便捷地到达目的地。此外,停车场、休息区等服务设施也需满足基本需求,并且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再者,关于服务质量方面,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导游讲解的专业水平、餐饮住宿的标准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这表明,除了提供优质的自然体验外,还需关注游客的整体满意度,确保他们在游览过程中获得舒适愉快的经历。
最后,在安全管理上,标准特别提到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对于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如湖泊边缘、陡峭山崖等区域,则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高原湿地景区评定规范》通过设定严格的标准来指导高原湿地景区的发展方向,既注重生态保护又兼顾游客体验,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