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泛能规划中可利用能源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包括资源调查、数据收集、计算模型及结果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进行泛能规划的相关单位和项目。
Title:Calculation Method for Available Energy Resources in Pan-energy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468-2017泛能规划可利用能源资源量计算方法》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泛能规划中可利用能源资源量的计算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部分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泛能站的可利用能源资源量计算。泛能站是指通过多种能源形式(如电力、热力、冷能等)协同供应的综合能源系统。
可利用能源资源量定义
可利用能源资源量是指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能够被有效利用的能源资源总量。这一定义强调了技术可行性对于能源资源量评估的重要性。
计算原则
1. 科学性:确保计算方法基于科学原理和技术标准。
2. 实用性:方法应便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3. 经济性:考虑成本效益,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4. 可持续性:注重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
主要计算方法
# 1. 能源需求预测
依据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对未来能源需求进行预测。例如,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法或时间序列分析法来估计不同类型的能源需求量。
# 2. 资源潜力评估
对区域内各种潜在可用能源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包括但不限于:
- 区域能源消耗现状;
- 当地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
- 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可能性。
# 3. 技术效率考量
根据不同技术和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调整理论值。例如,锅炉效率、制冷机组COP(性能系数)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 4. 环境约束条件
考虑到节能减排目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计算过程中加入环境限制因子。比如碳排放上限、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数据收集与处理
为了保证计算准确性,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收集历史统计资料;
- 定期监测现场参数;
- 获取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
- 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存储整理信息。
案例应用示例
假设某工业园区计划建设一座泛能站,根据DB13/T 2468-2017的要求,首先应对园区内现有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然后结合区域内的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禀赋特点制定详细的能源供给方案。同时还要注意遵循国家及地方关于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导向,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13/T 2468-2017》不仅为泛能站的设计提供了明确指导方针,还强调了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重要性。这对于推动河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