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从事生猪养殖、兽医防疫及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ine Balantidia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猪小袋纤毛虫病是一种对生猪养殖业危害较大的疾病,DB13/T 2447-2017《猪小袋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了重要指导。以下将从关键条文入手,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养殖场需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包括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出,定期消毒圈舍环境,确保饲料和饮水清洁卫生等措施。这些基础工作是防止疾病发生的关键环节。
其次,在药物使用方面,标准推荐采用高效低毒的抗寄生虫药物,并且强调要遵循停药期规定,确保猪肉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例如,对于常用的伊维菌素类药物,其使用剂量和频率都有明确规定,以避免产生耐药性或残留超标问题。
再者,关于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标准要求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病猪,并及时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同时,还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以便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环境卫生管理,提倡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减少不同批次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建议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增强猪群免疫力。
最后,标准鼓励通过免疫接种来提高群体抵抗力。虽然目前尚无特效疫苗可用,但已有研究正在探索新型疫苗的可能性。因此,定期监测抗体水平,适时调整免疫策略也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猪小袋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涵盖了从预防到治疗再到恢复生产的全过程,为养殖户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有效降低疾病风险,保障生猪健康生长。